查看原文
其他

疫情之下,武汉120急救员的一天

青春武汉 2021-01-16

青春武汉

武汉青年身边的团团

关注


2020,如此开局。
许多人始料未及。
我们迎来了一个残酷的春天。

疫情发生后,武汉市120急救中心承担了很多转运患者的工作,其中,有这样一个群体一直在忙碌着。他们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,但有些时候,他们是第一群接触到患者的人。


他们中的很多人家在外地,但在这个危机关头,他们毅然选择与武汉人一起共抗疫情,为防控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他们,就是急救中心的担架员。2月3日,武汉广播融媒体记者走进武汉市120急救中心探访了这群令人尊敬的担架员。



一走进120急救中心,正好碰上了一群刚刚接送病人回来准备吃午饭的担架员。

每天他们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,跟随急救车出发,急救车返回急救中心,人员车辆都要进行杀菌消毒,然后休整待命,等待再次出发。在等候新任务的间隙,从担架员于晓东聊天中得知,他今年50岁,老家在东北大兴安岭,来武汉市急救中心当担架员已经有17年了。这次疫情发生后,急救中心的工作量陡然增加了好几倍,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。虽然赶上春节,但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。


记者:今年是不是感觉格外得累?


于晓东:确实是有点累。


记者:那您后不后悔做这个工作?


于晓东:这个后什么悔,已经选择了,做了十来年了,在这种时候我不做的话不就是逃兵吗?


据悉,武汉市急救中心的担架员们,大部分是外地来汉的农民工,平均年龄40多岁,每天承担着繁重的体力活。疫情发生以来,他们中的很多人放弃了回乡与家人团圆,坚定地留下来,和这座城市一起抗击疫情。


记者:你觉得现在工作比以前是不是要更难更累一些呢?


于晓东:现在身体上还可以,就是精神上有点压力,因为这是传染病啊,这么近距离的接触,还是有点压力。


记者:您跟家里人说过这些吗?


于晓东:说过。


记者:他们怎么说呢?

▲担架员于晓东,刻意回避记者镜头


于晓东:他们让我一定做好防护工作,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定,这个时候我是绝对不会走的,这项工作是在救人,救人本来就是个好的事情。


26岁的韩银飞,是担架员中少有的大学生。本来只把这儿当做一份临时性的工作,但是看到急救中心确实人手紧张,他不顾母亲的反对,毅然留在了工作岗位,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家人的安危。

▲担架员:韩银飞


韩银飞:在小年的时候我回去过一次,所以我还是比较担心家人的,包括他们的吃喝住行,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,其实最主要担心的还是他们被传染。

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始接诊患者了,很多重症患者即将转诊,“这个时候,不能当逃兵”这是韩银飞和他的同事们共同的心声。

韩银飞:现在病情这么紧张,大家都这么急,有些担架员回老家了,招聘什么的都比较难。现在是严峻时期,正是需要我们出力的时候。

穿着白色防护服的担架员们,跟医护人员一样,都是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“白衣天使”,也是众志成城的一份子!

2月3日,武汉市急救中心10辆救护车集结待命,准备向火神山医院转运患者。于晓东、韩银飞和他们的同事,又开始了新的忙碌。


点击查看更多文章

武汉连夜建三所“方舱医院”!共将提供3400张床位

堪比推理小说!百货大楼5病例“迷局”层层剖析,防控不可掉以轻心

“武汉,你好吗?”李现朱一龙刚开口就击中武汉伢

“22岁的我,换了衣服和死神抢人”

硬核!84岁钟南山:“锻炼好比吃饭!”在家和钟爷爷一样练起来


本文来源:武汉广播电视台

投稿邮箱:710005990@qq.com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